是经典的解热镇痛药,被列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中,建议普通家庭常备此药以防不时之需。不过,在服用时需要严格遵照说明书指示,过量可能将导致中毒。
近期报道药物使用过量的案例有所增多,爱思唯尔特别摘选了旗下中文临床决策支持工具ClinicalKey临床精钥中“对乙酰氨基酚中毒”临床综述内容,便于临床医护人员救治相关患者。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单次大剂量摄入)或慢性中毒(反复超治疗剂量摄入);在美国该药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最常见病因,在中国是仅次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急性肝衰竭病因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对肝脏产生毒性,但也会导致其他器官系统功能障碍,例如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
成人单次急性摄入对乙酰氨基酚>7.5-10 g,或者儿童单次摄入>150-200 mg/kg,有可能中毒
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产品或服用超过推荐剂量的患者,可能发生意外药物过量
对乙酰氨基酚急性中毒的大多数患者初始临床表现通常无症状或有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
尽早请当地中毒控制中心介入,咨询医学毒理学家和/或当地肝移植中心,有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Rumak-Matthew列线图上标记对乙酰氨基酚血清浓度可确诊急性中毒
正确解读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摄入时间、急性或慢性药物暴露类型和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
乙酰半胱氨酸是急性和慢性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优选治疗方法,在急性摄入后8 h内开始治疗非常有效;对于大多数急性摄入后12-24 h内就诊的患者,活性炭是辅助治疗方法
出现肝衰竭征象(例如酸血症、肾衰竭、凝血障碍、脑病)的患者,如不进行肝移植预后较差
尽管进行了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于发生暴发性肝衰竭风险依然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
由于许多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无法获得完整的用药史会延迟诊断
未能意识到因反复超治疗剂量摄入导致的潜在毒性,尤其是高风险人群(例如老年患者、酗酒者),可导致慢性疼痛患者或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产品患者漏诊
未能意识到急性中毒性药物摄入后早期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可能导致确诊和治疗延迟,出现原可预防的肝衰竭,以及死亡率增加
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非处方药的患者出现轻微毒性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腹痛)时,没有考虑中毒的可能性,可能导致确诊和治疗延迟,出现原可预防的肝衰竭,以及增加死亡率
对于存在肝损伤或肝功能障碍征象但检测不出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患者,未能识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可导致延迟治疗,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对于24 h内没有急性中毒反应的患者,不要使用Rumak-Matthew列线图;列线图用于慢性/亚急性对乙酰氨基酚摄入的诊断不准确
同时服用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物或缓释制剂时,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升高可能会延迟,没有重复检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可导致漏诊
在急性摄入对乙酰氨基酚后8 h(临界时间)内未开始解毒治疗而是等待实验室确认是否中毒,可能加重原本可预防的肝毒性;在摄入后8 h内(此时解毒剂最有效)开始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如无适应证,则停止进一步治疗
为确保使用活性炭而延迟给予乙酰半胱氨酸可能导致肝毒性风险增加;如果没有禁忌证,口服乙酰半胱氨酸联用活性炭胃肠道去污染安全有效
避免因常见的乙酰半胱氨酸的轻度不良反应而停止静脉输液;可通过短暂停药和对症治疗来处理中度至重度不良反应,然后以较低速度率重新开始输注
如果未能发现肝功能恶化征象(例如凝血检查结果、代谢性酸中毒、脑病)以及不进行肝移植的不良预后风险(例如国王学院标准阳性),会导致肝移植中心转诊延迟和死亡率增加
急性暴露症状:典型病例有4个临床分期;然而临床病程往往多变且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剂量、剂型、联合摄入、既往肝病)
胃肠道期:患者通常没有症状;如有症状,通常为非特异性,且可能在最初24 h内好转,主要为厌食、恶心、呕吐、腹痛、不适、发汗。非特异性症状不能可靠地预测随后的肝毒性,但初诊时呕吐次数增加可能是随后发生肝毒性的标志。大剂量暴露于对乙酰氨基酚(血清浓度800-1000 μg/ml)的患者,天顺平台怎么样,早期可能表现出迟钝和昏迷。
肝损伤期: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或在第2、3天出现右上腹疼痛。因为脱水、肾损伤和/或对乙酰氨基酚的抗利尿作用导致尿量减少。
肝坏死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期: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少尿、肝性脑病或昏迷。死亡通常发生于该阶段。
慢性暴露症状:症状与急性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相似,患者常在病程后期就诊,伴肝毒性症状(例如右上腹疼痛、黄疸、呕吐、意识模糊、肝功能指标升高)。患者很可能有肝毒性危险因素,特别是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间歇性发热的儿童和服用肝药酶诱导剂的患者
单次急性摄入对乙酰氨基酚速释药物后24 h内,使用列线图确定中毒的可能性
在Rumack-Matthew列线图上标记的血清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偏高可确定‘可能急性肝毒性’(肝毒性定义为AST>1000 U/L)
用于确定中毒治疗的推荐阈值在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具体建议请咨询当地医学毒理学家或中毒控制中心
5-20 kg的婴幼儿:总剂量为300 mg/kg,分3次连续给药,中间无明显间隔时间。剂量分配如下:负荷剂量:150 mg/kg用3 ml/kg稀释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1小时;第二次剂量:50 mg/kg用7 ml/kg稀释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4小时;第三次剂量:100 mg/kg用14 ml/kg稀释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16小时。理想情况下在APAP摄入后8小时内开始治疗;当预期APAP的吸收和/或半衰期延长时,静脉给药治疗时间可延长至21小时以上
21-40 kg的儿童和青少年:总剂量300 mg/kg,分3次连续给药,中间无明显间隔时间。理想情况下在APAP摄入后8小时内开始治疗;当预期APAP的吸收和/或半衰期延长时,静脉给药治疗时间可延长至21 h以上。剂量分配如下:负荷剂量:150 mg/kg用100 ml稀释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1小时;第二次剂量:50 mg/kg用250 ml稀释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4小时;第三次剂量:100 mg/kg用500 ml稀释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16小时
成人、青少年和>40 kg的儿童:总剂量300 mg/kg,分3次连续给药,中间无明显间隔时间。理想情况下在APAP摄入后8小时内开始治疗;当预期APAP的吸收和/或半衰期延长时,静脉给药治疗时间可延长至21 h以上。剂量分配如下:负荷剂量:150 mg/kg(最大剂量:15,000 mg)用200 ml稀释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1小时;第二次剂量:50 mg/kg用500 ml稀释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4小时;第三次剂量:100 mg/kg(最大剂量:5,000 mg)用1000 ml稀释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16小时
您可通过爱思唯尔Elsevier打造的全新临床决策支持工具ClinicalKey临床精钥随手查阅更多感兴趣的信息,将帮你解决各种临床问题,同时提升诊疗水平,启发循证和科研意识。
①输入想要查询的信息,如【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等,选择相应的词条查看完整内容首页-圆点娱乐「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