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集采药,原本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在医院里能开到的,为什么现在消失在公立医院了?
如今,所有公立医院都必须在政府搭建的药品采购平台上进行采购,如果原研药没有达到集采要求,并且不愿降低价格的话,就没办法进行挂网销售。如此一来,那公立医院也就无法进行采购。
另一方面,集采政策会对医院有考核,采集合约也有规定,每家医院要把集采预报量执行完毕。通常留给非集采药品的空间只有20%~30%之间,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比例可能会更小。
陈珉惺表示,因为面临较多的考核,又在种种政策的叠加下,有的医院为了使管理更方便,就一刀切,只进集采药品。
“我们的医保是一种基本医疗保险,并不能全部覆盖所有的医疗需求,所以能不能给原研药一个口子?比如说在药店或者一些民营医院保留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可以拿着医生处方去买需要的原研药,以缓解病患焦虑。”
为了让大家用上实惠的好药,2018年我国开始对药品实行集中带量采购,试图“以量换价”,一些价格昂贵的进口原研药因降价不够而出局。
迄今为止进行的九轮集采中,国产仿制药有1583个品种中标,进口原研药有70个品种中标,仿制药占比超过95%。集采中标药品的使用比例连续多年被列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生被要求多用集采药。在这一背景下,进口原研药逐渐“淡出”公立医院。
虽然上市仿制药在统计学上实现了和原研药的“生物等效”,但是部分患者还是觉得用完了之后,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对此,陈珉惺认为,这种药效的差异是合理的,也确实是存在的。
“以价换量最初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用上药,下面一步应该是用好药。以价换量省下来的钱是为了进一步采购好的创新药。”
@赵糖糖~文少:药就是救人用的,应该给病人更多的选择首页·盛博娱乐主管·首页,而不是什么一刀切。
@凯撒罗罗乌:原本可以用医保配到原研药现在要去药店自费购买,对于有过敏的儿童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花费。
@阿白:我过敏吃一颗开瑞坦就好了,但是吃仿制药氯雷他定要吃个几天才能好。
@momo:喜欢原研药的可以去药店买,个人支付10%,不一定都要去医院配制。医保要照顾的还是很大一部分人群,要理解。天顺账号注册。